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人才新政

打造双元制职业培训“升级版” 构建校企共育技能人才新格局

来源:沈阳招才引智活动平台 时间:2023-10-12 作者:沈阳招才引智活动平台 浏览量:

人才是第一资源,技能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沈阳制造、沈阳创造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市人社局聚焦在高素质产业工人实际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校企培养目标不一致、校企沟通不顺畅、校企资源不统筹等现实矛盾,创新实施“双元制”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逐步形成了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共商培养方案、共建课程资源、共建师资队伍、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考核评价即“双元六共”培养模式,通过“工学结合、校企交替”为企业定制培养技能人才。

政策外延持续扩大

近年来,沈阳市在“双元制”校企合作培训项目中本着“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企业利用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办学特色,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为企业有针对性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在企业与职业院校、技工学校之间搭建起合作育人平台。

随着技能人才需求大量增长,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将“双元制”培训范围向在沈高校进行拓展,与市教育局、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校企双制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通过开办“订单班”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一方面实现了更好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同时也实现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实践经验、更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叠加效应。

政策内涵不断丰富

《沈阳市“双元制”校企合作培训项目实施意见》规定,对我市连续5年每年批量接收订单式培养的应届毕业生30人以上,并与毕业生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通过专家评审的方式确定“双元制”校企合作培训项目,补贴标准为50-100万元。近年来评选出华晨宝马、沈阳天汽模航空部件有限公司、贝卡尔特沈阳精密钢制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为校企合作项目单位。针对部分企业“订单班”培养人才成本较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今年再次深化政策支持,出台《关于开展校企双制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鼓励我市企业与沈阳市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通过“订单班”形式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对企业接收订单班学员并缴纳一年社会保险的,按每人50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培养奖励。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与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与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与辽宁医药职业学院等13家企业与9所院校开办了“订单班”,培训了1041名学生。

政策功能日益增强

在产业方向上,紧盯沈阳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培育未来产业需求,重点突出汽车及零部件、航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沈阳8大重点产业链人才需求,调整设置培训方向和教学内容,使“校企双制”更好助力8大产业链发展;在专业范围上,不仅涵盖了机电检修、智能制造、电气装配、机械等第二产业,同时也包括了酒店管理、环境管理、烘焙技术等第三产业;在培养方式上,制定特色人才联合培养方案,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协商确定实习教学、特设课程、毕业设计选题等教学活动内容及要求,实现把车间建在学校、把课堂设到车间。通过在具体的岗位上“干中学”,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意识,进而进一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从“双元制”到“校企双制”,市人社局立足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从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扩大到鼓励企业与各类高校、职业院校实现“多层次”对接;从以往仅扶持第二产业到三大产业支持“全覆盖”;从单一产业类型获利到产业链企业、新型未来产业“广受益”……无论是内涵还是范围亦或是功能,凸显的是“量体裁衣”,推动的是“照方抓药”,都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突破的转变,更开创了“政校企”合作新模式。

“当前,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下一步,市人社局将在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技能人才队伍上持续发力,切实将‘订单式’培养优势转化为沈阳经济发展优势,不断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沈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输送更多优秀人才、能工巧匠。”市人社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分享到:

用微信扫一扫